<noscript id="4ycyy"><source id="4ycyy"></source></noscript>
  • 清明 | 追憶美好 珍惜時光

    2022-04-06 09:00:04 北京沃爾德金剛石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 1694

    清明節的由來

    清明節(別稱:踏青節,英文名:Tomb-Sweeping Day)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,交節時間在公歷4月5日前后。

    國人自古就有禮敬祖先、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,因此在清明時節逐漸形成春祭的傳統。每年一到清明節,很多地方都會以不同的形式,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來緬懷革命先輩,紀念戰斗英雄。民間有踏青郊游、掃墓祭祖等風俗。清明節與春節、端午節、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。

    清明節的主要習俗

    清明的主要習俗有:掃墓、踏青、植樹、蕩秋千、放風箏等。


    1、掃墓

    掃墓是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,清明掃墓是秦以后的事,到唐朝時才時開始盛行,一直流傳至今。清明掃墓,謂之對祖先的“思時之敬”,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。掃墓時,人們通常攜帶酒食果品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,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,并為墳墓培上新土、修整墳墓等。


    2、踏青

    清明時節春光明媚、草木吐綠,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。踏青又叫春游,古時叫探春、尋春等。清明節祭祖活動往往在郊外進行,人們把祭祖掃墓和郊游踏青結合起來,既追思先人,又健康身心,于是踏青成為清明節的習俗之一。


    3、植樹

    清明前后,春陽照臨,春雨飛灑,種植樹苗成活率高,成長快。因此,自古以來,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。


    4、蕩秋千

    蕩秋千是在清明節的時候一個傳統的風俗,蕩秋千的歷史古老,最早期的時候蕩秋千的名字是叫做千秋的,后來是為了避忌諱才變成了秋千。


    5、放風箏

   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。每逢清明時節,人們不僅白天放,夜間也放。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,像閃爍的明星,被稱為“神燈”。過去,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,便剪斷牽線,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,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,給自己帶來好運。

    沃爾德放假通知

    这里只精品在线视频,中文在线中文a,日日拍拍,久久精品免费观看
    <noscript id="4ycyy"><source id="4ycyy"></source></noscript>